為了響應近期加拿的移民計劃,immiDaily 和 DNLM不求人 聯手合作在5月15日舉辦了網上Job Fair。主要是為了將加拿大僱主以及求職香港人聯繫在一起,並向全國各地的求職人群推廣加拿大的潛在業務,必知的工作與求職資訊。 今次的Job Fair出席的合作夥伴 immiJob 、家和(CFSO- Community Family Services of Ontario)、Hong Kong Professional Network(HKPN)、溫哥華卑詩街坊福利會(Vancouver BC Kaifong Welfare Association)、Toronto Hong Kong Parent Group以及Ai Channel。
想在immiJob 尋找香港人專屬的外地工作機會?
https://bit.ly/immijob_findjob
immiJob 由 immiDaily 建立及營運,我們是一個媒體平台及移民互助社區。immiDaily 誠意邀請在外地的香港人一起共同建立移民及當地生活的資料庫,我們亦針對移民到外國的香港人,在未有永久居民身份或公民身份的情況之下對當地求職的需要,此平台用於讓想移民的香港人更易容找到外地工作、了解外國工作文化、整理資歷架構對應、教育當地僱主對不同簽證的認識及聘請流程、物色求職資源及當地勞工法律支援等等。本平台亦不會收取任何一方的費用。整個計劃是希望針對香港人移民外地的求職需要,以及提防不良中介犯法賣工的銷售手法。到我們的移民互相社區了解更多:https://immidaily.com/about/
Job Fair 焦點:
【焦點 1】
家和(CFSO- Community Family Services of Ontario)的宗旨主要是幫助以及為香港人提供些公眾教育和理解加拿大移民項目。在今次的Job Fair,來自家和(CFSO- Community Family Services of Ontario)的Anna強調了近日來,可能大家都會覺得突然間很容易就可以移民到加拿大。實際上,加拿大確實很需要大量輸入高質移民。同時,因為加拿大人口不夠人繳稅,亦都因為疫情的影響,加拿大更加缺乏人才並且需要高質人才在當地工作促進經濟和繳稅。
另外,Anna亦都分享了如何在加拿大工作以及稅務的事項。那麼在工作以及繳稅的方面,固然是需要 ”搵工“。實際上,對於已經申請Open Work Permit(OWP)並且獲得Pre-Approval Letter的人士已經是可以開始 ”搵工“。主要原因是因為當你持有Open Work Permit的Pre-Approval Letter,基本上你已經可以開始在“搵加拿大的工作”,然而在每個 Online Application最後都會問你 “Are you legally permitted to work in Canada?“
一般上,有三個答案選擇。第一個:”I am legally permitted to work for any employer in Canada” , 第二個:“I am legally employed for a designated employer in Canada”,接著第三個就是:“I required sponsorship to work in Canada”。基本上就是答覆 Yes or No,如果你是填寫第二和第三個答案,在Online Application的Machine是會直接把你的簡歷(Resume)給丟棄。如果你是不符合填寫 ”I am legally permitted to work for any employer in Canada”,基本上是會直接 Screen Out你的Resume,並且在整個Online Application是會都看不見你的Resume的。
Anna強烈建議大家先申請OWP,才開始“搵工”。因為你可以申請了OWP,再過兩三年再到加拿大工作,並不是要立即前往加拿大工作。最主要的事項就是,所以的求職人士必須要獲得任何的Work Permit之後就可以開始“搵工”。在因為基本上所有的僱主都是基於求職人士是否有工作簽證,才會斷定是否聘請,僱主是不會聘請你之後,才讓你獲得工作簽證。另外,通常在加拿大的Notice Period是兩到三個星期左右,但是在香港至少都需要三個月。亦都因為這樣,僱主可能要等差不多半年的時間你才可以上班,所以不要打算“搵到工”才開始申請工簽。
有甚麼不能include在CV/Resume?
接下來,求職加拿大的工作,一些文書工作以及簡歷要怎麼處理呢?基本上在加拿大求職CV的Format絕對是和香港的大大不同,因為在香港的求職簡歷格式是不適合用於北美。在今次的Job Fair,Anna亦都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摘寫自己的Personal Details,例如相片、性別、年齡、出生日期、Passport ID號碼、Religion以及Family Status等等的資料。
為甚麼在申請加拿大工作,一份CV裡面不可以加入這些資料?為何僱主會很怕看到這些資料?因為如果申請人的提交的CV或者Resume是附上以上這些種種的資料,基本上對加拿大來說是人權保障。如果說僱主在得知這些資料之後聘請或是不聘請或是解僱這些求職人士或者是一些HR人事等等的事項出現的時候,以上種種的Personal Information其實是會 ”Put Employer At Risk”。例如,在解僱員工的時候,員工可能會指僱主因為知道他的個人資料而解僱之類的事情,所以千萬不要加入自己的個人資料。為了避免人事問題的關係,僱主都只會要求申請人的名字、Email Address以及申請人的答覆”I am legally permitted to work for any employer in Canada“。如果你本身已經在加拿大的話就可以提供postal code地址,但是如果是在加拿大境外就不需要提供地址。
可以include甚麼在CV/Resume?
Anna亦都意見,大家可以參考 McGill University所提供的Resume Package。Anna分享完了不應該include的資料之後,同時間亦都都分享了有甚麼是應該include的資料。基本上,如果你是由Post-secondary、大專大學以上或者中學以下的都不需要include。接著Work Experience,必須要依照最新的工作經驗放在首位,但是如果是一些Part-Time的工作經驗,例如:一日有2至3個鐘是幫小朋友補習的這一些經驗,就不需要include在內。主要是和你正在申請的這份工作有關係的才經驗提供在內。
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在你填寫你的Work Experience的時候記得要依照僱主所發出來的Job Description的Keywords。譬如說,如果他是用“Client Service” 這個terms的話,你就不要使用“Customer Service”。同時,你的CV或者Resume一定要用英文或者法文,不應使用其他語言的文字。所有在CV和Resume用的字眼一定要和僱主所提供的Job Description同樣,因為第一個看你的CV和Resume的並不是肉眼,而是機器。之後,機器就會評分你的Profile,如果你的評分越高,就會有很大機會HR會先看你的資料。
此外,Community Involvement都是要include在你的CV和Resume裡面。在加拿大或者西方國家,其實是很在乎於你本人是否很立體、只是會工作上學、沒什麼其他生活活動的以及你的社會使命「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你是否有沒有做義工之類的活動等等。Anna亦都提及到,如果你本身是已經有出版過一些Academic Journal、Career Journal等等的Publication,其實你可以一樣include在你的portfolio裡面。
面試中要避免做的事:
如果你很幸運地被入選要面試,可能僱主會使用Google Meet、ZOOM又或者Skype和你見面。雖然說是網上面試,但是其實和你去普通面試的時候是一樣的。你的穿著必須要是從頭到腳都要端正,也許有些人會覺得因為是網上面試只看見上半身,所以下半身的穿著可以隨意。但是有時候僱主是會要求看你全身的穿著是否端正,所以面試時最好穿整套端正的穿著。
另外,在面試的時候盡量使用紙幣,避免使用鍵盤記錄,因為鍵盤的聲音會影響到整個面試過程。同時,Anna提醒大家在面試的時候,不要穿戴Gaming Headphone又或者Gaming Chair,除非你interview的industry是Gaming Industry。簡單來說,在面試時的地點、穿著、配件都必須要呈現專業的感覺。
Anna亦都建議大家在面試之前,理應做好該公司地Research資料,了解該公司的背景和業務。同樣的在回答問題時候,盡量不要表示自己在哪些方面特別厲害,而是回答你可以幫助到公司的哪個方面。其中一個要注意的就是,不要Discuss Salary,因為如果你在面試的時候是有其他的Panel在裡面,譬如說有時候老闆都會帶其他的公司Staff一起參與這個面試,會看下其他的Team Members和你會不會合得來之類。如果你在這樣的情況下討論關於就不要問關於Salary的事情。除非你面試的時候,只是面對著HR,然而HR都會自動跟你講關於Salary的事情。此外,在某些情況有其他Team Members在場但是HR問你Salary的要求的時候,你可以回答:“其實我做了一些research,不如我私底下email個range給你好嗎?”類似這樣的回答會比較好。
另外,References同樣不要include在CV或是Resume裡面。因為會有你之前的Employer的資料,為了避免他們會受到Email騷擾之類的事項,所以不要放在裡面。如果現在的僱主要求要references,你必須要請示過你之前的僱主們,以及給予他們過目Job Description以準備現時的僱主會聯繫他們發問問題。其實加拿大的僱主一般上都不會要求reference letter,但是這個是基於不同的僱主,會有不同的招聘方式。
【焦點 2】
來自 Hong Kong Professional Network(HKPN)的Brian本身就是Interviewer。另外,他提及到其實HKPN主要的宗旨是希望能夠協助前來到北美的香港人“落腳”、“搵工”、介紹人脈以及工作。Brian本身在很年輕的時候已經來到北美生活,並且亦都有大約20年做Management的經驗。所以今次的Job Fair,Brian主要分享的內容都是圍繞著在北美的Interview Skills,例如在不同的公司都有屬於自己不同的Culture。不同的工作領域都有不同的Interview Requirements,主要是因為audience不一樣。比喻在Microsoft公司,比較類似於Gaming領域,一般上Interviewer不會介意Interviewee的穿著是如何。
主要是因為基於公司本身的工作性質,屬於比較Entertainment或者是Casual的工作領域,是不需要穿著Formal。他們主要是看你的Telecode Skills是否符合他們的公司標準。但是,對於其他比較傳統的公司就必須要有比較Formal和端正的穿著,因為他們會覺得這樣才是尊重這間公司,所以他們的Expectation就比較期望是很Formal或者正式的Interview。
Brian亦都提及到在face to face 面試的時候,申請人必須要留意面試官的肢體語言、表情或者是interview的節奏。但是如果是通過Phone Interview就比較有挑戰性,因為不能夠觀察面試官的舉動,例如:Face Expression之類,所以就比較難明白究竟面試官想要些甚麼。
一般上,除了你要帶出你自己的優勢之外,亦都建議你要多點表示你是一個很有leadership的人又或者喜歡Team Work。因為通常面試官都會選擇一些擁有leadership以及team player spirit的申請人,所以在面試的時候無需可以強調自己的能力,但是必須讓面試官知道你是有自己的想法,並且會在團隊裡如何貢獻自身的能力、很容易融入團隊以及共同工作。
另外,在北美的Job Market其實和香港有一些分別。同樣的在北美,一些職業比喻說是醫生、護士、IT之類絕對都是很熱門的工作。但是在北美的工作類別亦都是非常極端,在當地其實每一個行業的需求都是非常之龐大,只要不怕辛苦,基本上是很容易“搵到工”。
【焦點 3】
溫哥華卑詩街坊福利會(Vancouver BC Kaifong Welfare Association)的宗旨是在於連結大溫地區以至卑詩省的新舊香港移民,共組更團結互助的港人移民社群,希望有經驗的街坊能協助後來者落戶。分享者Jacky在今次的Job Fair主要是加拿大職場的文化與求職資訊。基本上,在加拿大的職場文化,尤其是大型的公司都是會受於加拿大的法律影響,例如:勞工法例、人權法等等。
根據Jacky分享的自身工作經歷,他分享到加拿大的工作環境是比較寬鬆以及informal。打個比喻,就算是從事金融業的也不會規定一定要穿西裝上班等等的Culture都是比較寬鬆。由於加拿大是一個多種族和多元化的國家,所以無論是在職場或是生活上,和其他人溝通時都要持有尊重的心,避免去交談一些敏感話題。
在職場的溝通技巧:
- 提出/接納意見 Feedback
- 懂得提出問題 Ask questions
- 懂得表達自己 Express yourself
- 團隊合作 Team Work
- 閒談 Small Talk
語言/用詞 Language:
- 多元文化,多元及包容 Multiculturalism,Diversity and Inclusion
- 非正式用語 Informal language
- 包容用語 Inclusive language
在語言和用詞方面,也是比較重要的一環。對於港人來說,可能會擔心溝通不來,但是基本上是無需擔心,因為在加拿大都是多元文化。譬如說在溫哥華有40%的人在家裡也不是用英文溝通,50%以上都是有色人種。Jacky亦有強調大家無需擔心語言上的問題,只是在用詞上需要多加留意。在某些情況,在職場上也許有新移民的加入,一般上同事都不會問該新移民是從哪裡來,因為加拿大並沒有所謂的二等公民,所以這也是勿問的問題,除非與該新移民已經建立的良好的關係。
工作步伐 Pace:
另外,在加拿大的工作生活平衡 Work/Life Balance 都是非常重要。Jacky亦都建議如果大家在放飯時間千萬不要問同事關於工作的事項,以及在星期六日或者是假日盡量不要查看Email或者是工作信息,把工作和生活時間安排完善。當然,某些事情大家還是得適應,在當地工作步伐對也許香港人來說會比較慢。譬如,你星期五問工作上的問題,可能下星期一才會收到答覆。
亞裔竹天花板 Bamboo Ceiling-限制亞裔發展至高管的瓶頸:
Jacky也說到,雖然說加拿大是多元文化的地方,但是在某一些程度,有可能會出現一些stereotype的情況出現,例如覺得亞裔沒有leadership skills,無法管理公司等等,而導致亞裔在職場上會遇到發展至高管的瓶頸。
此外,Jacky在今次的Job Fair亦有分享了如何尋找工作的事項以及等等的資訊,仔細的資訊可以下載本文所貼附的PPT文件。
【焦點 4】


Toronto Hong Kong Parent Group基本上是一群從香港移居多倫多的父母。所有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向香港學生和難民求助者提供幫助,以幫助他們在加拿大,特別是在安大略省的定居,生活、工作和法律上的支持。
根據來自Toronto Hong Kong Parent Group的Eric在今次的Job Fair所分享,大多倫多市,從以前到現在已經擴大非常多,也有很多華裔居住在多倫多市。

在多倫多都是四季分明,對於香港人來說也許比較擔心的是當地的天氣變化或是冬天的問題。但是其實在當地所有的房屋或者商場都是有暖氣,所以並不是很大的問題。一般上,如果外出到商場都是Dress in Layers,然而商場裡都會有一些locker可以讓你置放衣服在裡面。另外,在上班時都是Business Casual的穿著,並不需要Formal attire,所以這也是加拿大的風土人情之一。

Eric亦都分享到在多倫多吃的方面,對於香港人來說絕對沒有問題。因為在當地還是會有香港中餐、港式奶茶或者是超級市場,而且至少有百多間以上的商店。當然,其他的飲食例如韓國餐、日本餐等等絕對是在多倫多可以吃得到。

另外,多倫多和香港相比之下,多倫多絕對是比較多空間。一般上,都會有獨立屋、Town House或者是像港式的Apartment。那麼在租屋市場來說,很多人都會因為想要省錢所以就租Basement。當然,在多倫多也是會有房屋津貼,都是會依照你的月薪來斷定你的租金以及家庭人數來判定房屋大小。因此,這一些社會福利,加拿大在這一方面確實做得不錯。

在多倫多裡面,可以乘搭TTC交通工具。其實多倫多也有推出像類似香港八達通的service,那就是Presto卡,但並沒有香港的那麼完善。另外,如果使用Presto乘搭的話,就會比較便宜。Eric也提及到,大部份的人都是在當地多倫多駕車,所以初步來到多倫多的人士還未有駕駛執照的話,就會有些不方便。

此外,因為多倫多的人比較多,工作的機率也是非常地大。加拿大大部分銀行和IT公司的總部都是在Markham或是Toronto。例如,IBM和AMD。其次,多倫多亦都有另一個優勢就是,有很多著名的大醫院以及大學學院都是駐在那裡。另外值得一提就是,對於有興趣做Startup Business的人士可以考慮移居多倫多,因為當地具有不同的Incubators,企業成功的機率也會比較高。Toronto Hong Kong Parent Group亦都有協助尋找在多倫多最低工資的工作給予一些可能並沒有符合專業條件的人士。因此,並不必擔心在多倫多“搵唔到工”。

在面試之前,必須要先做好事前準備,譬如規劃下要怎樣回答面試官的問題以及了解各公司的文化。當然,求職並不是一步到位,所以申請人必須要抱持著面試失敗的準備。唯一可以做的事,就是規劃好你的事業格局,僅可能地使用headhunter會尋找求職人士的網站,例如:Linkedin以及搞好人際網絡。

Eric亦都表示到其實多倫多都有很多好玩的地方。詳細資料可以參見以上圖片。
【焦點 4】
來自Ai Channel的Wesley在今次的Job Fair分享到他本身是從香港移民到埃德蒙頓(Edmonton)。他本身覺得加拿大和香港有其中一個分別就是加拿大人一般都比較喜歡戶外活動。根據Wesley所講,在Edmonton的城市Alberta亞省比較出名的就是牛排,在當地吃牛排的質素比較高。另一方面,在亞省也都有生產石油,所以在當地有很多的生意都會與石油會有息息相關。

那麼在住的方面又如何?據Wesley分享,最新的數據顯示,BC省那裡的房屋基本上價格已升到887,695萬加幣。至於亞省只是418,403萬加幣,基本上和BC省比起來是有一半的差別,所以在亞省居住的開銷確實是比較低。
另外,如果是以城市相比的話也許大家都會覺得Edmonton的房屋價位更加便宜。當然在每個地區的價位肯定是不一樣,但是現階段加拿大的平均價位是在678,091萬加幣,然而Edmonton是在372,116萬加幣。基本上,即使是租房租屋 Edmonton的開銷都是比較便宜。
Wesley亦都有提及到稅務的事項,由於加拿大是有繳納銷售稅的條例但香港並沒有,所以也許香港人會比較陌生。加拿大的稅務分別為兩類,第一:GST,這也是整個國家都需要繳納至少5%,第二:PST,省稅。據Wesley所講,在亞省並沒有省稅的,所以在稅務的這一方面,亞省確實佔了優勢。其次,與其他地方比較,在創業做生意的方面,亞省也是作為繳納最低稅務的一省,只需要8%,然而其他地區需要10%以上的稅務。(以上圖顯示)
在Edmonton的平均公里是有684km²,再和香港做個對比,大約是大半個香港左右。其實在香港山水比較多,所以能夠實用的地方也可能只是30-40%左右。但是在Edmonton,主要全都是平地,可說是1對1的比例,所以實用的面積會比香港大。Wesley分享到在工作方面,在亞省的最低工資每個鐘$15加幣、平均工資$63千加幣一年。但是也因為疫情的關係,亞省的失業率亦都升至11.6%,所以這也是再作決定之前必須要考量的因素。
至於在Edmonton有什麼娛樂?據Wesley在今次的Job Fair所講,Edmonton最出名的就是莫過於West Edmonton Mall,主要是因為它曾經是全世界最大室內商場,現在也許是全球排行第三或第四位,但是在北美依然是居首第一。
香港人對於加拿大/Edmonton的迷思:
據Wesley分享,可能某部份的覺得“天氣好凍“、街坊少、買東西要排長龍和紙幣面值大一點就像驗屍一樣。實際上,相對於香港的天氣,當然一定是加拿大的天氣較冷。也許剛移居到加拿大的港人會覺得街坊少不像香港那麼熱鬧,因為香港是屬於比較住宅稠密的地區,然而加拿大的住家都是獨立式單位,這也是當地的城市設計,為了大家有個比較寧靜的居住環境,所以每個房屋都會有段距離,因此感覺上並不是那麼多街坊。
另外,購買東西確實要駕車到商店購買,但是不至於所謂的排長龍。對於在加拿大為甚麼會在意於使用大面值的紙幣,因為當地政府是為了防止“洗黑錢”之類的活動,當然在現今的加拿大,已經很少人會使用紙幣,一般上都會使用信用卡。Wesley在今次的Job Fair亦都強調移民不是用自身的文化,改變當地,而是帶著自身的文化,融入當地。
最後
非常感謝今次Job Fair的所有夥伴以及出席者,大家有甚麼疑問可以聯繫各單位或者immiDaily平台。今次的Job Fair希望可以幫助到想移居到加拿大的人士,更多的移民以及國外工作資訊一定要睇住 immiDaily和immiJob。
在移民之前,建議大家可以到immiDaily參考相關資訊及尋求immiDaily的意見,以確保你得到正確而又合適的訊息。immiDaily 是媒體平台及移民互助社區,亦都會跟當地律師、會計師、社福機構及政府機關合作。因此我們可以提供意見、資訊及轉介你到當地相關律師或政府部門。僅記 immiDaily 絕不能為你辦理任何移民申請,或要求支付任何費用。
Cover Letter是絕對需要。其實香港人目前還逗留在Data的時段,Resume只是擺放data的地方,它不會變成information。如果你不是用Cover Letter,用narrative去highlight你的強項,其餘的data是無用的。
在租屋方面,實際上是有商有量的,這也是很基於行情的情況,所以不需太過擔心。但是根據慣例,首先先簽1年的死約,之後就可以透過月租的方式租房。
其實一般上,如果申請人到當地的大學或者學院讀相關的科系並獲得證書,再去應聘當學徒,被錄取的機率才會高。
為了避免被拒絕申請,建議可以做完整的學歷認證。
如果有任何關於移民的問題,歡迎瀏覽移民知識庫在討論區提出發問或直接向我們提出發問。immiDaily的合作律師及專業顧問將為您的問題提供100%免費的答案。我們平台亦提供一站式的免費資訊及指南由國際律師事務所及各地政府的移民局提供。我們合作的移民律師或專業顧問均持有相關牌照及豐富經驗。歡迎提出發問,免費了解更多因應個人需求的移民方案。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