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年OWP申請限期於2023.02.06落幕,過去一段時間推廣UK distance learning學位希望走Stream B的「產品」廣告也隨之告終。為迎合部分香港朋友不願意走Stream A讀書的需要,香港市面隨即湧現大量廣告,鼓吹不用讀書,帶薪工作一年,之後申請移民。在我們分析以下廣告前,請點擊這裡看適合你的移民方案的8大元素。
廣告分析
收到香港朋友提供的一幅Facebook廣告截圖,在此給香港有興趣來加拿大的朋友作個客觀分析。首先聲明,黃先生與這些「移民專家」從沒認識,也沒有過節,只是出於保障有需要服務的香港朋友,不要行差踏錯,最後錯過HK Pathway的黃金機會,因為移民申請部署是沒有take 2的。
我們就用提供給大家的那把尺來度一度他們提供的服務,讀者可以自我判斷:
移民項目公開透明
- 移民專家提供的是加拿大技術移民Federal Skilled Worker (FSW) 方案,但這項目行之已久,絕不是甚麼新政策,也不像為香港人而設的HK Pathway,所以說「只要係香港人就得」,我們就摸不着頭腦了。
- 移民專家廣告中沒有提及就算你符合FSW的移民條件,也要首先經過Express Entry (EE) 這個篩選機制註冊,之後就等待移民部向你發出邀請 Invitation to Apply (ITA),而移民部可以根據您的分數或職業背景發出ITA。請點擊這裡,免費使用IRCC提供的Comprehensive Ranking System (CRS) tool: skilled immigrants (Express Entry) 計分系統,首先嘗試現在的條件,之後在適當的項目訂下目標努力搶分。
- 移民專家所謂的job matching,如果一切順利,可以在LMIA方面給你加50分,但是,根據黃先生的多年經驗,就算添加了50分,你的目標分數最好不少於460分。這方面,你面對的是一個十分殘酷的競爭,如果要把其他人比下去先收到ITA,唯有不斷加分。
- 移民專家在網頁提供了一些截圖,原意大概是有圖有真相吧,但逃不過我們的法眼,CRS分數的截圖只是完成註冊階段後所收到的移民部回應電郵,而不是收到ITA後鎖定你的分數。所以,這初步註冊步驟,他們想做到多少分數也可以。有圖有真相,請參考附件4的堅料,由我們代理的,於2023.01.18收到ITA,沒有LMIA也有496分。
- 另外,LMIA模版也完全沒有內容,未能支持他們所說「已為200+ 家庭辦理移民」的說法。從另一角度看,如果真的最近處理了200個以上的成功個案,理應有大量的證據支持,為何不在網頁上分享,起碼讓大家看到Authorized Representative在香港的事務所地址。
請參考文章底部的附件,是2022年由黃先生處理的LMIA最新版本,Page 1看到2022.07.11開檔案,2022.07.29獲批,前後兩星期左右;Page 2左下角看到這個案子的法律代表人是我們;Page 3則是job information的細節,當然看到third-party information。如果移民專家真的有這麼多成功案例,應該堂而皇之與大家分享吧。
- 他們說「唔洗有大學學歷」,這就更加荒謬,因為你應該無法符合FSW的另一套打分系統,至少需要67分,否則EE註冊不會成功。此外,這樣平庸的條件,為何加拿大僱主會聘用你?如果沒有起碼大專學歷,在CRS打分方面你會吃大虧,就算拿到LMIA的50分也幫不了。
自我客觀地找到切入點
- 大家千萬不要存僥倖心理,你是否符合這項目要求,即找到切入點,可以是對方吹捧你的,也可以是你客觀自我理解的,你會信別人還是信自己呢?如果你選擇信別人,為甚麼?
路線清晰明確
- 成功拿到LMIA–>拿Employer specific工簽–>在加拿大工作至少一年,用以加分–>在EE註冊,得到CRS分數–>等待收到ITA
以上只是技術性操作,如果一開始LMIA就觸礁,計劃便全部告吹。
衡量可預期、可控制的風險
- LMIA申請只是僱主說服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anada (ESDC) 的官員,公司空缺經過多番job postings後仍找不到合意的本地人填補,例如特殊技能或工作經驗,所以希望ESDC容許僱主引入外勞。就算ESDC發出positive decision,也不等於你憑此批文就能拿到Work Permit。意思是,整個引入外勞的程序由ESDC及IRCC共同負責,前者打頭陣,後者守尾門。你申請工簽時,要說服IRCC officer你是勝任那份工作的,大家執生吧!
- 以上提及的風險,移民專家是否有事前向你提出,繼而給予合理的解決方案?
個人參與度
- 僱主的來源及job offer大概是移民專家安排吧,老闆為甚麼要請你?所謂的網上job interview,其實是與移民專家,抑或是與加拿大僱主呢?
- 如果你只是付費,寄望下一步收到工簽來加拿大開始工作,等於你在這過程中毫無參與度,只是把籌碼全押在移民專家身上。你真的放心嗎?
成本投入
- 他們說大量年薪加幣4萬起的工作機會,但僱主申請LMIA時,ESDC不會容許他們借機會壓低工資,起碼要給予該工種於加拿大經營範圍內的中位數,就以以下附件Page 3為例,時薪要$29,年薪已經超過6萬了,這又如何解釋年薪4萬元可以拿到LMIA呢?
- 市場長久存在潛規則,外勞為了爭取LMIA機會,不惜付上高昂代價讓中間人來安排找僱主,這類的LMIA就算僱主真的會聘用外勞上班,也不可能給予LMIA指定的時薪,差額就要由外勞補回。舉例說,如果LMIA指定的時薪與實際差額為$12,一年算起來隨時賠超過2萬加元。這些潛在的額外費用又會否讓你知道?
- 最後,他們標榜「不成功,不收費」,其實是完全不需要付任何訂金,贏了PR後才付,還是贏不了PR,全數奉還呢?如是前者,整個過程可長達2年,有可能嗎?如是後者,贏不了卻撒野拒絕回水,那你又怎樣追討呢?
三大保障,缺一不可:
- 正式Retainer Agreement委任合約
- IMM5476
- 付費收據
- 如果你需要加拿大對註冊移民顧問的監管機構CICC提供的保障服務,與你簽署委任合約的人,哪怕上款是公司的letterhead,但下款必定是註冊移民顧問本人,而不是公司的任何代表,包括老闆。如果你這方面輕易讓步,最後出亂子的話就孤立無援了,CICC幫不了忙。
- 移民專家的顧問團隊,請點擊這裡,查看他們是否擁有加拿大移民部認可的專業資格。如果找不到,你的申請由誰人簽署IMM5476呢?
- 所有商業運作,是由收款人提供收據的,很明顯移民專家要與「合作伙伴」分攤經濟利益,但你所付給他們的費用,收據也應由他們發出,如果他們推搪說扣除第三方費用才給你發收據,你輕易讓步,如有出錯,便無法證明你的經濟損失。
中介給你的感覺
- 這帶有客觀及主觀性,前者是覺得對方對其推薦的移民項目的認知程度是實牙實齒的,而不是帶你遊花園;後者則是你感覺對方是比較踏實,還是比較輕率的人。
以同一把尺量度Stream A
請點擊這裡,看看我們於2023.01.24發表的〈「必殺技」〉文章,與移民專家提供的方案作一比較。若你抱着「實事求是,按部就班」的基礎,客觀地知道Stream A有着明顯的優勢,只不過不願意重回校園,因而錯上賊船,後果自負。請點擊這裡看看何謂caveat emptor。
結論
黃先生堅持Stream A是香港中產朋友最佳的移民加拿大途徑,也經得起度尺的考驗,如果你把任何其他方案與Stream A比較,仍然上賊船,可遇見的悲劇,閣下自負。




如果想了解更多或需要任何諮詢服務, 你可以填寫以下表格直接聯絡 Alfred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