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美國不外乎因為它有相對穩定的政策環境,還有希望兒女能夠享受更好教育及健康生活。但抵達美國後,就同時成為美國稅務居民,這就意味著新移民需面臨的是美國五花八門的稅務。因此在計劃移民美國之前,提早做好規劃,能夠確保大家有效合法的減少不必要的稅務支出。那麼在美國需要繳的稅務種類有哪些,正式拿綠卡之前需要如何規劃資產才可避免被徵收大筆稅務?
阅读更多:

美國須繳付的稅務種類
全球徵稅
首先要弄清楚收入和資產的差別,在美國國稅局的眼中,資產與收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收入就是工作收入,投資所得利息、分紅或者資本利等;資產則是指個人擁有的房地產、土地、車子或奢侈品、古董等。美國的全球徵稅政策,針對的是個人收入,而不是個人資產,因此,已有資產是不需要繳稅的。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徵稅針對的是個人收入。這意味著,如果你在國內有一家公司,公司的利潤是不需要向美國交稅的,產生的利潤是公司的,不是美國全球徵稅的應稅範圍,只有當公司的利潤以紅利的形式發放給你時,這部分紅利是需要交稅給美國的。
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最常見的稅收之一,不論是美國公民或居民(綠卡),還是留學或暫時的旅行者,都需要繳納。美國的個稅徵收採用階梯稅率,最低區間稅率為10%,最高則為37%。依國稅局公布的數據,2021年仍是七個納稅級距,稅率為10%、12%、22%、24%、32%、35%和37%,雖然這些稅率在2021年保持不變,但稅率級距已指數化調整,與基本生活費的變化同步。國稅局還提高了2021年的標準扣除額,對於單獨申報的個人和已婚夫婦,扣除額上升到12,550美元,比2020年增加了150美元。聯合報稅的已婚夫婦,扣除額升至25,100美元,增加了300美元。房屋擁有人的標準扣除額則增加到18,800美元,比今年增加了150美元。
稅率 | 個人報稅 | 夫妻聯合報稅 | 夫妻分開報稅 |
37% | 超過523,600美元 | 超過628,300美元 | 超過523,600美元 |
35% | 超過209,425美元 | 超過418,850美元 | 超過209,425美元 |
32% | 超過164,925美元 | 超過329,850美元 | 超過164,925美元 |
24% | 超過86,375美元 | 超過172,750美元 | 超過86,375美元 |
22% | 超過40,525美元 | 超過81,050美元 | 超過40,525美元 |
12% | 超過9,950美元 | 超過19,900美元 | 超過9,950美元 |
10% | 9,950美元或以下 | 19,900美元或以下 | 9,950美元或以下 |
房產稅
美帝的土地和房產都是私有的。房主擁有永久產權,不用擔心被強拆,但需要每年繳納數額不小的房產稅。房產稅由各州政府徵收,也由各州自行決定稅率的高低,平均房產稅率低於1%的佔一半。北部各州及西海岸的房產稅較低,基本上介於1-1.5%;相對,南部各州的房產稅普遍較高。其中,房產稅最低是夏威夷州,只有0.28%;而最高的是新澤西州,高達2.38%。美國新移民必須注意的是,如果漏繳或不繳房產稅是很嚴重的違法行為,政府有權沒收並拍賣房產。
銷售稅
每個州的銷售稅稅率略有不同。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銷售稅率的高低直接決定了生活成本的差異。銷售稅基本上是活在美帝每天都接觸到的稅,除部分免稅的生活必需品,如超市的農產品等,美國的絕大多數商品標價是不含銷售稅的,一般結賬的時候單據都會清晰列明了此次消費所包含的稅款。我們平時購物結賬時所支付的稅費通常為綜合消費稅,即Combined Sales Tax,這是由每個州固定的州消費稅(State Sales Tax) + 不同地區的地方消費稅 (Local Sales Tax)而組成,這也就造成了即使在同一個州里面不同地區的消費稅不同的情況。如果消費者在以下5個州:新罕布什爾州New Hampshire、俄勒岡州Oregon、蒙大拿州Montana、阿拉斯加州Alaska和特拉華州Delaware,則不需要繳納銷售稅。
贈與稅
親人與朋友之間的相互饋贈,可能會面臨贈與稅和遺產稅,兩者都是向贈與者徵收的稅種。贈與稅的免稅額為每受贈人每年14000美元,超出部分計入遺產稅起徵點計算,可能需要繳稅。親屬、朋友進行大額財物贈與時,需要充分利用每年每人的免稅額度,及時進行申報並註意存檔,夫妻間的贈予或是以學費、醫療費的形式直接支付給學校、醫院的贈予都不需要繳稅。
遺產稅&繼承稅
父母有一大筆遺產,但子女無法支付高額的遺產稅和繼承稅而不能繼承,看起來很諷刺,可是在美國,這樣的案例多不勝數。只要資產超過一定數額,就要對超出的部分徵收遺產稅(對死人徵稅)或繼承稅(對遺產繼承人徵稅)。不交稅的部分就叫做遺產免稅額。
每個美國公民(包括綠卡持有人)的遺產稅減免額目前是549萬美元,夫妻合併就是1098萬美元,所以資產少於1098萬美元的夫妻即沒有遺產稅並且所有資產稅全免。最高聯邦遺產稅率可達40%。在加州,總資產超過10萬美元必須進行遺囑驗證,即由州法院監督下的資產轉移。可通過可變更生前信託,人壽保險等方式避開驗證。遺產稅需要9個月的時間用現金付清,若沒有足夠的現金,用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呢?答案是可以使用人壽保險作為支付遺產稅的工具,合法及安全的將資產傳承給後代,並解決遺產稅帶來的困擾。
移民美國前怎麼處理才能減少不必要的稅務支出?
1. 選擇收入相對較低、資產相對較少的一方作為綠卡申請人
綠卡申請前,建議和律師充分溝通,在夫妻雙方中選擇收入相對較低,資產相對較少的一方進行綠卡申請。通過這種方式,另一方在美國境外的資產可免於被美國政府徵收海外所得稅。比如,如果某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為丈夫,或丈夫在國內運營有較高盈利的公司,那麼建議妻子或子女申請綠卡,可以避免以丈夫名義申請時巨額收入可能需要繳納美國所得稅,也可以避免海外實體資本的申報。當然,如果綠卡申請人在美國境外持有一定資產(包括銀行存款、公司股份、金融賬戶等),需要依照法律向美國國稅局披露進行披露。
2. 對資產類型進行置換
近年來美國推出了FATCA條款,要求美國公民和綠卡持有人上報在美國境外所擁有的資產,資產申報要求申報的內容包括海外金融機構中的金融賬戶,雖然其資產不在海外金融機構中,但持有者用於投資的如下金融財產。
非美國公司發行的股票或其他證券、任何在海外實體中的資本以及任何由海外實體作為發行方或交易方的金融產品或合同,海外資產申報的資產價值是按照買入時的成本價進行計算的,如果僅僅是持有資產,並不需要在美國和中國雙重納稅。然而,如果資產升值產生了變現收入,那這些收入就需要報稅,因此您需要避免成為美國稅務居民後在美國境外獲得高額收入,如果您有大額金融資產,可以在移民前置換一些成為類似投資房的固定資產。
3. 處理好大額資產
高淨值移民人士需要注意,拿到美國身份以後投資所得的收入是要繳稅的,即便投資所得發生在美國境外,一樣需要納稅。但在成為美國稅務居民之前所擁有的財產是不需要繳稅的。所以,在移民美國前,盡量先把國內的大額財產(比如房子、股票等增值品)處理好,出售或轉移到親人(非美國居民)名下皆可。如果想繼續持有股票,可以在登陸美國以後再回購。如果房產來不及出售,也可以先轉給信任的國內親人,待房產賣出以後再通過贈與的方式返還。
善用非稅務居民境外贈與及稅務居民贈與免稅額,移民申請人在拿到綠卡之前已經在美國境內的資產,可以等正式獲得美國身份後再啟動贈與或轉讓手續。當然,如果是擁有超大規模資產的高淨值移民人士,也可以通過設立離岸信託的方式做好稅務規劃保護財產。新移民登陸美國前,如果將資產轉移到離岸信託,信託沒有美國受益人的話,所託資產不受美國稅法影響。
4. 準備個人資產報告
新移民登陸美國前,最好準備一份資產清單,以防日後遇到稅務糾紛時,可以有充足的資料證明哪些資產和收入是移民前和移民後的。而且未來要是有資金從國內流入到美國,需要提供資金來源證明時也可以有據可查。所以,移民申請人在向移民局遞交財產申報文件時,一定要副本留底,以便將來供報稅會計師參考。另外,為了避免未來資產出售計算資本利得稅出現困擾,最好將主申和附申名下的財產(比如房產,股權等)請公證處和評估機構出具資產項目淨值報告,假設未來要放棄美國國籍可以確認資產原始成本,明確計算棄籍稅。
除非後面的雇主是原來雇主的利益繼承者“successor of interest”, 否則與原來雇主的申請將無法繼續。但是如果I-140已經批准,沒有遞交I-485, 原先的優先日得以保留, 但找到新雇主以後需要重新開始整需要。 IRS的稅條中對買賣自住房是有稅務優惠的。具體是只要是在過去5年在這個房子裡住滿2年,作為你的主要住所,賣房的資本利得可以享受夫妻雙方50萬美元免稅額,這在海外的房產也一樣適用。也就是說新移民在登陸後的前3年內,賣掉在國內的自住房,所得的買賣差價的50萬美元是可以免稅的。
美國全球徵稅制度有一個原則,不會重複徵稅。意思即美國納稅人給別的國家或者地區所交的稅都可以用來充抵美國境內的稅。例如你有美國綠卡但在台灣工作,那麼在交美國的稅之前可能會先按照台灣境內的稅法來交稅,因此在報美國所得稅的時候,交多少台灣的稅就可能可以抵多少美國的稅。如果依照你的收入標准在台灣的稅率比美國高,能抵用的稅額當年用不完,還可以留下來繼續抵扣。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