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 you interested in contributing articles and initiating lead generation on immiDaily? 👉 Become an expert
前言
請點擊這裡,看2022.11.01新聞發佈稿。
請點擊這裡,看詳細2023-2025佈局。
重點分析
- 相對之前 (2022-2024) 的宣布,2023多收17,945,2024多收34,000,而2025更是歷史新高50萬,全部超出一貫的加拿大移民國策,即以人口的1%為目標。
- 看數字之前,更加要先看新聞稿,所謂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就能了解移民部長訂下數字背後的思維。簡單導讀如下:
- 加拿大疫情後的經濟反彈,比其他先進國家強勁,可以預見的未來10年或更長,出現嚴重的勞工短缺,窒礙經濟發展。
- 短期需要,治標是引進外勞,但解決長期需要是引進移民,而二者是息息相關的,經過外勞和留學生,最終成為移民。這個責任就順理成章交給IRCC處理。
- 以下多個行業更加有迫切性解決勞動力來源:
- Health care
- Skilled trades,尤其是與建築業相關的職位
- Manufacturing
- Technology
- 因為以上的緣故,未來3年移民部政策偏向透過經濟類Economic Class吸收移民,例如從Express Entry平台針對性邀請候選人申請移民,而不是單單以打分為主。
- 為了照顧各省份或地區對經濟發展的獨特需要,繼續下放權力,讓他們自行制訂政策,吸收新移民申請人,當然最後的體檢、安檢和移民簽證,由聯邦的IRCC處理。
- 繼續因應全球突發的事件,例如天災、戰亂或人道危機,因事制宜,推出特別緊急措施。這方面,我們最近見到的例子,就是2015年的敍利亞戰亂、2021年的阿富汗危機和因應2020年香港黨安法而於2021年初推出的HK Pathway,以及今年2022年初的烏克蘭特別項目 (注:後者主要是安排短暫的3年居留及工作,以暫避戰亂,預期他們會回國重建家園,所以不設移民申請後續安排) 。
其他數據分享
- 加拿大的勞動人口增長,幾乎百分百從國外引入,由外勞最終轉移民,而不是由本地出生的孩子填補。
- 由於加拿大出生率低,預期10年後,人口增長主要依賴移民填補。
- 50年前,適齡勞動人口vs退休人口比例是7:1,預期2035年會變成2:1,可見人口老化的嚴重性,非引入移民填補勞動人口不可。
- 2021人口統計顯示,有四分一加拿大人口是最初經移民引入的,這比例在G7國家中排名屬最高。
關香港人乜事?
- 正如上述重點分析中提及的,加拿大未來以decades十年計,經濟發展速度超於G7國家,從而衍生大量工作機會和商機,對有興趣上救生艇但遲遲未行動的香港朋友而言是打支強心針。
- 移民部開宗明義,對health care、skilled trades、manufacturing及technology四大範疇大開方便之門。來自全球各地的人需要經過Express Entry平台才能如願,意味着存在競爭,但香港朋友有HK Pathway特別通道,走Stream A或B。如果你屬於以上範疇,日後便更容易安家樂業。
- 如果大家咀嚼數字,以2023 Target目標數為例,香港人熟悉的SUV及Self-employed,只收3,500人而已。強調一點,這是人數而不是案件數目,亦存在全球競爭,包括家庭人口比較多的印度及中東國家。所以,假設平均每個個案為一家四口,2023年只可完成1,000個案而已,再與全年目標人數465,000比,只佔0.75% 而已。如果你上了賊船,大概需要計劃轉乘救生艇了。
- 至於Caregivers類,雖然歸納於Economic經濟類移民,但與以下項目分享2023年的8,500配額:
- 由最初的Live-in-caregiver多次演變,到今天的Home Child-Care Provider Pilot and the Home Support Worker Pilot,積壓了移民申請個案 (注:這項目的申請人很多是來自菲律賓,由於天主教為其國教,禁止墮胎,一般家庭會有多個孩子,如果平均一個個案為一家八口,大家可想而知移民部可以清理多少個案)。
- Agri-Food Pilot
- Rural and Northern Immigration Pilot
- Economic Mobility Pathways Project
可預見的是,b至d的項目是移民部將來看重之處,而不是a。所以,就算香港朋友經中介安排獲得聘任,甚至乎已成功拿到工簽,先不說有被欺壓甚至被騙的風險,達標仍然是遙遙無期,繼續投入的成本就等於入了黑洞。
- HK Pathway Stream A及B歸類於Humanitarian & Compassionate and Other類,2023預留15,985人數名額,但與以下項目分享:
- 阿富汗難民,一般說法是5,000
- 其他人道理由申請
強調一點,表面看,2023經Stream A或B只收不多於10,000人,但IRCC在H&C的接收目標,與其他項目相比更有彈性,因為顧名思義,以人道理由為基礎的項目比較有迫切性需要處理。另外,不少本地人參與意欲比較低的基層工作,恰恰讓經H&C項目成功移民的填補。
- 父母擔保方面,由過去的每年20,000,2023大幅增至28,500,增幅達42.5%,而2024及2025更上一層樓,大幅度增加至34,000及36,000。如果身居加拿大、來自香港的移民,有需要擔保在香港的父母,成功機會會相應大增。
結論
與黃先生進行過網上諮詢的香港朋友可以證明,我們會避開比較HK Pathway與BNO 5+1,或其他國家為香港人而設的移民通道,但從經濟數據與移民政策這兩方面看,移民部長的宣佈便能看到端倪,我們這篇文章只不過將重點勾勒出來,幫大家分析而已。
如果想了解更多或需要任何諮詢服務, 你可以填寫以下表格直接聯絡 Alfred Wong。